知识漩涡 只需稍加留意,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被各种技术,工具包围。ThoughtWorks的技术雷达差不多每隔半年就会更新一次,而项目中更是会遇到很多已经从技术雷达上消失的技术,项目上的旧技术/旧框架还在服役,新的技术/工具/语言/框架又在迅速的出现,有些昙花一现,迅速被新的后来者取代,有的留下来了,不过也都在不断的演化,改变(不兼容的API,不同的版本等等随处可见)。
如果你不幸是一个前端工程师,那么这个更新速度还要更加迅速。三年前Backbone是主流,两年前是Angular.js,去年是React,紧接着Flux,Reflux等作为React的扩展而成为了新的主流;Grunt流行过一段时间,很快被Gulp替代,而新的Webpack又依稀有大一统的趋势。每周几乎都能看到新的框架涌现,双向绑定,虚拟DOM,事件代理,同构,后端渲染,更友好的语法糖,更快的执行速度等等等等,几乎任何一个方向都有无穷无尽的变化。
而后端也好不到哪里去,容器技术,Web框架,ORM,构建脚本,自动化测试工具,依赖管理,应用服务器等等,你总有很多的选项,却又无法在事先区分到底哪个技术/工具更靠谱,更适合项目。
置身其中,往往有眼花缭乱,应接不暇的感觉。知识工作者当然需要终身不断的学习,但是像目前这种节奏,我很怀疑这是一种健康的状态。周围经常有人抱怨,好不容易上手了一个前端的MVC框架,一看周围的项目,大家已经在spike另外的框架/工具了(这意味着你在项目上无法使用该框架了……)。仅仅从学习的速度上来讲,我们已经远远无法跟上科技演化的节奏了,这是人类自身的一种限制。
知识的陷阱 假设你在一个Ruby项目上,学习了Rails/ActiveRecord/RSpec/MySQL。如果下一个项目还是Ruby,同样的技术站,你会觉得这是一种重复,因为除了业务逻辑、业务对象变化了之外,并没有新的内容,还是同样的技术。如果下一个项目是Python,技术栈变成了Django/nose/PostgreSQL,你可能会觉得有所提升,因为学到了不同的技术,框架,共建工具,测试工具等等,其实仔细观察,这还是一种重复,古人云:“换汤不换药”者,是也。
在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,信息以远远超过人们能接受的速度不断的被创造出来,一方面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提升了,另一方面是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极具多样化。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过载的信息包围着,即使你不主动的去尝试获取新的信息,手机App里的微信,微博,Flipboard,Pocket,知乎,开发者头条,Feedly,果壳,丁香园等等的推送已经足以提供给你足够的信息(大部分甚至都来不及消费就变成了历史信息而被忽略)。
以我自己为例,从2015年10月到现在(2016年2月),我学习了很多东西,看一下下面这张图:
图中的灰色方框中的内容是项目要求的知识,另外的则是我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的(两者基本上各占一半)。事实上有很多内容(尤其是根据自己兴趣学习的)在真正要使用时,可能还需要学一遍。这些内容可能让我产生了我学到了好多东西的错觉。其实这个在另一个角度显现了技术人员的一个误区:以为自己可以掌握所有软件开发相关的知识(或者说太过于纵容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)。
过载的信息 身处这样的信息过载环境,我们很难不为自己对信息的缺乏而感到不安,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信息,这种担心和焦虑会促使我们进一步将时间消耗在对信息的获取上,从而更无暇思考什么是真正重要的。
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将书分为两类:一种是提供资讯/信息(known)的,一种是帮助你理解(understand)信息的。相对于理解来讲,资讯本身其实并不那么重要。我们大部分人目前采用的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无法提供给我们足够的“理解力”。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,有些书特别耗费脑力,读起来很累,而另一些书则非常轻松,易于消费。碎片话的阅读方式易于消费,只需要很少的思考就可以读懂,但是危害严重,它们并不会让帮助你提升理解力。
但是直觉上我们会选择容易的事情来做,虽然这种浅层次的阅读只对扩展信息/资讯有帮助,对提升理解力则几乎无用。而我们在处理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时,能真正帮助的,只有理解了的那部分知识。我在2014年,曾经有几个月屏蔽了所有微信,微博,内容聚合类的应用,也尽量少的去技术论坛,每天就是写代码,读纸质书,除了最初几天的忐忑之外,整个过程的收获非常大(而且也没有漏掉任何重要的信息)。
知识框架 技术人员有时候会有一种想要把所有技术都掌握的执念,这在局外人来看是一种荒诞不经的想法,但是置身其中,你很难看出这一点。毕竟,有意思的东西是在太多了,各种范式的编程语言,编译器技术,人工智能,数据可视化,地理信息系统,嵌入式设备,软硬件结合,大数据,自动化测试等等,每一个方向都有无穷无尽的有意思的东西。
但是在知识规模如此巨大的今天,一个人是无法掌握所有技术的(更不用说新的技术还在不断的涌现出来)!这就要求我们有节制的来聚焦在某些技术上,而视其他技术如无物。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,不过唯有如此,技术人员才有可能有真正的长进和成就。
我基于自己的经验,绘制了一个Web开发方面的知识框架,这个框架上包含了一个比较全的技能/知识集合,也是我认为一个Web开发人员应该掌握的一些知识点。
在成为一个专家之前,你需要先对要学习的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。也就是说,做Web开发,需要尽可能覆盖到这个框架上的所有点。一旦完成了这棵树上的所有节点,就不用再去做第二次了,这时候你可以尝试找到树上的某一个分支,深入下去。这个听起来好像和我之前文章中的观点有所矛盾,其实不然。我在《我们真的缺前端工程师》一文中提到过,工程师不应该将自己束缚在前端开发上,要了解整个软件开发的全生命周期。这里的观点其实是一致的,即首先要了解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节点,然后再有所侧重的去找自己的兴趣点来发展,即:先建立广度,再建立深度。
应对方法 对于知识的陷阱 当因自己的兴趣(而不是项目驱动,也就是没有实际的土壤来验证)而想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时,对照知识框架,如果发现你已经在历史上学过它了,那就强迫自己放弃这个念头。比如如果你很熟悉用rspec来编写测试,忽然有一天心血来潮,想要学习JUnit,正确的做法就是泡杯茶,等这种冲动自己过去。相信我,一旦有了Java项目,你可以非常快速的掌握JUnit,而且很快会找到对应的feature,就像一个长期工作在Java技术栈上的同事那样!
对于过载的信息 实践中,首先要令自己相信:你无法掌握所有的知识,即使仅仅在软件开发领域。有了这个大前提之后,你只需要采取先建立广度,再建立深度的原则即可:
做减法(在建立了知识框架之后,有针对性的学习) 主动,深度阅读经典 为那些有趣但非自己关注方向的知识赋予较低的优先级 另外,还可以尝试将微信,微博关闭一段时间,或者至少可以不去点那些朋友圈里的《老X聊微服务》或者《12个你不知道的Sublime技巧》文章,保持专注,保持简单。
成为咨询师 本文旨在帮助开发完成向咨询师的转变,内容不但涉及向UX学习,还包括思维方式的转变。我尽量采用一些亲历的例子来说明该如何做,也会适当的解释为什么需要这样做。不过在展开详细讨论之前,首先来澄清这里提到的三种角色。
开发(Developer)角色 开发是指那些喜欢写代码,享受写代码,喜欢纯粹,讨厌办公室政治,永远穿T恤的有些偏执的程序员。跟他们打交道,有这样一些注意事项:
不要让他们帮你盗QQ号 不要让他们帮你修电脑或者装Windows系统 不要跟他们讨论人文/政治类的问题 开发往往还单纯的可爱,除此之外,他们还有这样一些特点:
逻辑清晰 与人争辩时往往可以通过清晰的逻辑而获胜 单身 业界已经有很多关于开发的描述了,我这里也有一个描述开发的列表:
当然,要严格界定一个人是不是`开发`是非常困难的,大多数情况下,他们沉默寡言,遇到程序中的bug或者在调试某些库的问题时眼神呆滞,口中念念有词,他们不太喜欢和陌生人说话,在晚上精神充沛,白天则显得有些呆滞,喜欢喝咖啡,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,往往会带着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来看待事物,生活很难自理,喜欢机械键盘/电子设备,周末宁愿宅在家里写代码也不去做社交…… 用户体验设计师(UX) UX是指用户体验设计师,在本文的上下文中,更偏向与非视觉设计的那些设计师(产品设计师)。在项目中,他们会做用户调研,竞品分析,信息架构简历,交互设计(纸上原型,低保真)等活动,并负责开发纸上原型,验证这些原型等。
和UX打交道,也有一些应该注意的点,比如:
不要叫他们美工 不要对他们说诸如:“帮我美化一下这个页面”,“这个颜色得再亮一些”之类的话 不要跟他们讲关于程序员的笑话 事实上,人们对UX的误解很深。提到UX人们的第一反应是PhotoShop,P图/切图。这仅仅是他们日常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。大部分UX还要做很多用户研究,信息架构整理的事情。老实说,我在去年5月之前的对UX的认识和大部分开发的认识是一样的,但是在后来的项目上和多个UX合作过之后,我彻底改变了原先那种偏见,开始敬佩他们,并向他们学习。
设计工作可以细分为这样一些不同的方面(图片来源网络):
UX的一项特别的技能在于能从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清晰的信息(用户画像,体验地图甚至最后的用户故事)。这项技能不但重要,而且还很牛逼。
知识的诅咒 《反脆弱》里有个有意思的例子:人们仅仅创造了非常有限的词汇来描述颜色,比如蓝色,红色,而任何一个视觉正常的人都可以轻松的识别出数百种不同的颜色。也就是说,人们可以很轻松的理解相当复杂的事物,但是很难向别人描述该事物(想象一下向别人描述一只章鱼的颜色)。
人们对于现实世界中的事情(特别是复杂的业务场景)往往只能意会而很难言传,再加上知识的诅咒(我在《如何写一本书》里,详细讨论了这种常见的陷阱)的存在,当用户在描述A的时候,在没有上下文的人听来,很可能是B或者C。这种情况在软件开发中非常常见,也是很多项目之所以延期的原因(大量并无必要的返工,需求澄清等)。
在项目前期,UX需要和客户坐在一起,将客户的需求分析清晰。分析细节包括业务场景,用户画像生成,信息架构,体验地图等等,这些信息并不是天然就显现的,恰恰相反,它们需要UX经过很多轮的辛苦引导,从用户的脑海里提取出来的。
这里需要UX的核心能力是:
有目的的抛出问题,引导客户进行发散 有节奏的收敛,形成共识 不断修正过程中的错误 可视化能力(这可能是大部分人觉得唯一和UX相关的点) 咨询师 咨询师是指那些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来帮助客户解决具体问题的人。这些问题并不一定局限在技术上 —— 比如架构的设计,具体前端/后端技术的选定,还包括一些流程的改善。比如引入新的工程实践来缩减项目的周期时间,帮助团队发现问题,建设团队的能力,作为各个团队间的润滑剂帮助项目成功等等。
咨询师工作中的一个常见的场景是:
列出目前遇到的问题 确定各个问题的优先级(和各个利益方) 制定方案 给方案加上时间,形成计划 细化计划中的条目,并促成它 引导/启发 我在印度的某一期TWU当教练的时候,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国外的同事在组织培训时更强调用引导/启发的方式,让学生们自己得出结论,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,以期教学相长。只有在过程中有启而不发的情况出现时,教练才会适当抛出自己的开发,并再次启动讨论。
与我一直的认识不同的是,这种方式效果很好。通过一些适当的启发,学生很容易自己讨论出一些有趣的看法,然后教练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总结,并帮助他们分析不同看法/想法之间的优劣。
我非常认同这种模式,后来自己组织的其他培训/workshop也都尽量采取这种方式。咨询师在客户现场,也应该采取这种引导的方式帮助团队来完成能力建设,而不是事必躬亲。
角色转化 从开发者视角切换到咨询师的第一要诀就是:让团队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!乍听起来,咨询师好像变成一个多余的角色了:既然团队自己可以搞定,还要咨询师干什么呢?咨询师的职责是让团队意识到问题,理清思路,制定解决方案,并逐步实施。
使能/赋能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:在客户现场,你发现团队往往在集成时会花费很多额外的时间和返工,开发过程中大家各自为政,没有人知道一次commit会给软件包造成什么影响。
如果你是一个咨询师,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一个常犯的错误是,直接上手帮助团队搭建持续集成(CI)环境,并设置CI纪律(比如build红了不许过夜,红的时候其他人都不许commit等)。
一种更好的做法是:做为咨询师,首先需要帮助团队认识到这个问题,你需要让所有人都知道,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。在所有人都清楚了这一点之后,你需要提出(或者引导出)持续集成的概念(因为根据经验,这是一种可以很好的解决集成时额外的返工现象的好办法)。
但是对于不熟悉持续集成的团队来说,搭建一个持续集成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。因此你需要分解这个任务为一些更小的,可以被解决的问题。
申请虚拟机资源 安装jenkins(包括安装JVM,创建用户等) 配置本地构建脚本到jenkins(构建脚本,自动化测试等) 申请显示器资源(作为CI Monitor) 将结果显式在CI Monitor上 有了任务之后,你需要分别为这些子任务分配owner。对比搭建持续集成环境这样的大任务,这些小的任务已经非常具体,更重要的是,他可以被团队中任何人理解并解决。...
什么是引导(facilitation) 引导(facilitation)的词根来源与拉丁语“facil”,意思是“让……更容易”。而负责引导的引导师(facilitator)的核心职责是,通过一系列的活动、技巧,保证引导会议顺畅的进行,并解决整个过程中的问题,使得参与者就问题产生一个共识,达成一个结论。
其中可能涉及很多具体的问题,比如几乎在每个会议中都可能看到的:
如果有人尝试将会议变成一言堂,如何处理? 如果参与者不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,如何处理? 过程中,两个参与者产生了争执,如何处理? 如何把握节奏,刺激与会者发散? 如何在收集到足够信息后,进行收敛? 显然,这是一个技术活儿。一次好的引导可以将与会者的众多想法,信息聚合起来,形成对团队下一步要做什么有极强指导意义的方案。
日常的引导活动 在平时的工作中,我们其实已经在频繁的使用引导活动,但是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体系来关注,也很少有人能将这个能力应用在其他方面(比如在客户现场咨询,或者参加售前等)。引导是如此的常见,以至于我们对其视而不见。比如在interview完成之后,所有面试官和HR一起做的well/less well的列举;各种社区活动(Open Party,CDConf等)之后的回顾;每个项目在一个迭代结束后的Retro;对于某个问题的头脑风暴等等。
项目回顾会议 在开始前,引导师需要保证团队:
每个人都有开发的态度 整个过程需要在一个足够安全的环境中进行(Safe Check) 有时候,有Team Lead在场,新人可能不愿意对某事(比如最近加班有点过分)发表自己的看法等。这时候需要有Safe Check,比如分为1到5档,大家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来表述自己是否觉得安全。如果投票结果显示大部分人都觉得不安全,则需要与会的人中,职位最高的那个人离开会议,然后再做一次Safe Check,直到大家都觉得足够安全。不过,对于已经进行过多轮回顾的团队,我们往往会忽略掉这一步。
Retro过程是,团队坐在一起,回顾上一个迭代(通常是两个星期)做过的事情,有哪些做的比较好,哪些有待改进,有哪些疑惑等等。Retro可以有很多的形式,比如简单的Well/Less Well/Questions,更聚焦在产生Action的海星式等等。
通常的顺序是:
引导者请大家用纸笔将想法写在便签(stick)上 Time box这个过程(通常是5分钟) 大家将这些stick贴在墙上 引导者和团队一起过一遍所有的stick 归类相似的stick 引导者促进团队交流,讨论stick上的问题,并形成一些改进点(Action) Action一定要足够具体,并且需要一个所有者,所有者负责确保该Action一定会发生。比如团队发现上一个迭代中Code review做的不够好,一个Action就是每天下午5点有人来提醒大家来进行Code review。
如果这时候发现有太多的问题,团队可以用投票的方式选出本次Retro要讨论的数个stick。
引导会议 在日常工作中,我们几乎每天都有会议,而且越来越多的团队已经意识到冗长,无聊的会议有多大的杀伤力了。在很多会议上,与会者要么在刷新朋友圈,要么在对着笔记本电脑写代码或者读新闻,即使强制要求不许带电脑和手机的情况下,也无法限制参加者神游太虚。
根据《引导的秘诀》这本书里的定义,引导会议是
引导会议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会议,会议中的领导者(引导者)引导参会人通过预先设定好的步骤达成所有参会人产生,理解并接受的结果。 引导会议需要充分调用参与者的积极性,每个人都需要足够聚焦,这要求引导者可以有能力使得团队振奋(比如幽默的风格,或者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等)。另外,每个人的idea都需要被充分重视(一个细节就是不要随意篡改你听到的内容,这是没有经验的引导者常犯的错误之一)。一旦所有参与者都积极起来,引导者就可以稍微退后一些,将舞台交给团队。
而有时候,情景则相反,大家都不发言,也没有看到明显的发言的趋势,这时候需要一些方法来激励。如果是团队都比较茫然,引导者需要列出一些简单而容易理解的步骤,帮助团队按照预设的节奏来逐步前进。比如,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将agenda板书在墙上,并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,鼓励参与者来将自己的idea可视化出来。
一个典型的误区是,引导会议的最后结论是本来就存在与引导者脑海中的想法。如果仅从结果来看,这种情况可能发生,但是只能说是碰巧而已。一个好的引导者需要帮助与会者自己产生,并得出一个可行的,被广泛认可的方案,而不是强加一个自己的给团队。
我们最为专业的引导活动是UX团队在客户现场的inception,inception由一系列相互关联,环环相扣的工作坊组成,这些工作坊基本上都需要采用很多引导的技巧,帮助客户团队将自己的问题描述清楚,并形成一个所有参与者都达成一直的可行方案。
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一个引导会议,一个简单而通用的模式是:
我们的现状是 我们的目标是 我们如何到达目标 在行进中,如何度量 《引导的秘诀》里还提到了一种5P模式:目的(Purpose),产出(Product),与会人(Participant),可能的问题(Probable issues)以及流程(Process)。
5P提示你在准备会议之前,需要尝试回答这几个问题
为什么要开这次会议?主要目的是什么? 会议后的产出是什么? 谁需要参与会议? 在会议中,我们可能遇到什么问题? 遇到这些问题是,我们如何解决? 引导中的常用技巧 在引导活动中,有一些基本的规则,可以保证引导会议的顺畅性,比如...
本文将使用一些免费的服务来为你的项目搭建`持续交付`平台,这些服务包括,持续集成环境,持续部署环境和服务端应用托管
本文将使用一些免费的服务来为你的项目搭建`持续交付`平台,这些服务包括,持续集成环境,持续部署环境和服务端应用托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