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奏大师:BA

节奏大师:BA 良好运作的团队都是相似的,而问题团队则各有各的问题 如果你走进任何一个流畅运转的敏捷团队,你事实上会发现人们做的事情都很简单,端到端的交付能力,清晰的验收条件,明确的优先级,充足但是不会让人焦虑的backlog,甚至还有友善的、喜欢开玩笑的团队成员。他们会从简单的事情入手,逐步的加强其功能,在过程中还会伴随着重构,甚至部分重写的发生,不过人们有充分的信心,代码的质量也由于一直在维护的大量测试保证。 如果你问这个敏捷团队里任何一个人这样一个问题:“你觉得敏捷的核心理念是什么?”,你会惊讶于答案的种类之多。有人认为各种工程实践比如结对编程,TDD,持续集成等至为关键;另一些人则认为迭代会议,故事墙,尽量频繁的showcase是重中之重;还有人会更抽象的将敏捷的核心描述为拥抱变化,响应变更等。这些回答当然都没有错,每个人在实施过程中,都自然会形成自己对敏捷实践的理解和看法。而在我眼中,敏捷的核心可以归纳成四个字:“渐进增强”。 渐进增强 这里的“渐进增强”可以理解为:先让一部分需求高优先级,而且想清楚了的需求先做起来,在做的过程中让团队建立起自己的节奏和工作文化,最后带动其他需求也被按部就班的完成,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……。而这篇文章要讨论的正是:如何让渐进增强在团队里变为可能?特别是在很多项目的各种范围都是固定的前提下。 要让这样的渐进增强变为可能,你事实上需要预先付出一些额外努力的,比如: 需求拆分 正确使用INVEST原则 过程可视化 文化建设 这些额外的努力事实上都需要团队里的BA作为主力来驱动的。就像田忌赛马一样,不同的拆分方法和需求的释放方式可能带来截然相反的结果。不过在进入如何实现的细节之前,我们先来看看节奏在任何一个团队中的重要作用。 反馈,节奏与心流 1975年,心理学家米哈里·齐克森米哈里(Mihaly Csikszentmihalyi)正式将心流概念化并通过科学的方式来研究。 心流(英语:Flow),也有别名以化境(Zone)表示,亦有人翻译为神驰状态,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;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。 我在《反馈拯救世界》中讨论过反馈机制和心流(Flow)之间的关系。它是一种奇妙而值得追求的境界,或者心理状态,也是知识工作者所一直追求的状态。在这样顺畅的状态下工作,不但个人会获得空前的满足感,而且团队从客观上来看,会更加的高效,成员会更加的团结,不论你将什么样的需求交给他们,他们总是会顺利的将其完成。 要进入理想的,忘我的心流状态,齐克森米哈里提到至少需要满足这三点: 有清晰的目标 有明确且事实的反馈 能力和挑战的平衡(都处于比较高的状态) 既然节奏的建立如此关键,而BA又是建立这种机制的关键,那么如何在实际中实施呢?我们从一个典型的场景来入手 需求拆分 在我看来,通过传统的工具比如INVEST(+SMART)对需求进行合理的拆分,就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在团队正确的道路上行进了。当然,前提是你选对了正确的工具,并且完成了正确的拆分。这里面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: 怎样就算把INVEST做对了? 按照教科书般的INVEST划分之后不工作怎么办? 对于INVEST的正确使用,包括诸如用户故事多大比较合适,常见的拆分模式如工作流,业务规则变种等相关的文章,已经可以算是前人之述备矣,此处不再赘述。在这里我只关注第二个问题:即,在你已经可以熟练运用INVEST拆分比较复杂需求,并且在大部分场景下都可以采用合适的模式,但是这种拆分和开发团队的能力结构又不很契合的场景。 前后端分离 有时候你会发现,你从书上读来的敏捷实践在你的团队里不工作。比如需求要纵向的、端到端的划分。然而实际运作中,在实际进入开发阶段之前,很可能最终的视觉设计已经基本定稿,甚至一些典型页面已经向客户(如果是产品的话,此处替换为产品经理)汇报过了。而且很多时候客户只关注最后结果,过程中的半成品性质的汇报往往只是走过场,最终的验收客户往往会产生新的想法,但是为时已晚。 在这种范围相对固定的场景下,似乎用前后端分离的拆分方式似乎可以更快完成任务,也更合乎直觉,毕竟有专门的UI Dev可以很轻松的将高保真转换为HTML/CSS/JS。而那些关注性能,关注高并发/高可靠的后端开发者似乎也没有必要参与其中。事实上,我见过的很多项目正是这样运作的,而且看起来这种分法在工作内容相对固定的项目中也是可以工作的。 当然,这种划分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: 前端为了不被阻塞,会开发一套mock 后端需要一个机制来确保实现之后通知前端以保持一致 需要额外的测试来保证集成的正确性 集成会被延后 需求无法端到端交付(必须至少等到最晚的一端完全实现) 如果操作不当,很容易出现前端做完在等后端,或者后端等前端的现象。由于变更的不透明性,又很容易产生相互指责,内部消耗。即使我们有着精湛的工程技巧,比如通过mock后端,契约测试等手段可以使得过程不至于太痛苦,但是在开发过程中,由于迟迟不能集成并做实际演示对于客户和开发团队来说,都会显得难以放心。 端到端交付 另一方面,如果你考虑实施端到端的拆分和交付方式,完整的交付一个功能点。不过这种方式的一个重要的blocker是团队成员能力的不均衡分配(也可能是团队成员的兴趣所在),而且这一矛盾随着前后端的不断精细化变得更加明显。在端到端的划分中,我们往往需要开发同时具备前后端开发的能力,退一步讲也应该具有与前/后端同事结对完成特性的能力。 此外,这种划分方式则需要面对另外一些问题: 各有专长的前后端开发如何合作 单个用户故事交付时间可能过长 开发人员能力磨合/提升需要时间 乍看起来,这两种做法看似互相矛盾,无法调和。甚至在很多情况下,如果从客观的结果上来看,两种做法可能产生的物理结果是一样的:都按时的,按质量的完成了需求。不过,我觉得前后端分离的拆分方法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点:开发体验。就我自己而言,我痛恨那种上不着天,下不着地的开发体验:你负责的永远是系统的中间一环,你有依赖的上游,也有依赖你的下游,每个功能都永远无法真正知道有没有人用,会不会给人们带来价值。因此在项目中,我尽量会尝试端到端的贯穿一个需求,最好可以从界面到数据库表。 我觉得即使在极端的场景下,也应该采用端到端拆分和交付的方式来工作。首先,团队不再以技术为分界线来看待用户故事,而是以功能(或者说业务价值)来划分。毕竟,不管是Fixbid还是人天的项目,客户都是以功能收费的嘛。一个功能可能在实施的时候需要不同的技术细节来支撑,但是功能本身应该被作为原子级别的需求,而不是物理上前后端的割裂。其次,如果从项目交付的另一个成果:人员的能力提升来看,端到端交付方式的问题就反而会变成优势。在一个项目结束之后,前端掌握了一些后端语言/工具的使用,甚至Cloud的维护;而后端则从前端了解到JavaScript中的测试框架,组件化等知识。 此外,你事实上只需要做很小的调整,就可以让团队获得很好的开发体验。即使项目范围在一开始就基本固定,即使关键页面的设计稿都已经经过汇报。仅仅做好符合INVEST原则的将需求拆分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团队形成高效的,顺畅而稳定的交付节奏。 INVEST原则 INVEST是渐进增强的基础,没有合适粒度、相互独立的用户故事划分,要进行迭代式的渐进增强就成了空中楼阁。事实上,这个基本功需要在很多层次去刻意练习。INVEST事实上在敏捷实践中影响深远:过小的划分会引入更高的管理成本,而过大的划分则可能导致优先级难以界定,而且很容易影响士气:没有人愿意看到在墙上挂一周的卡。 和现实世界中的很多事情一样,对于一名BA来说,划分出合理大小的用户故事需要很多方面的平衡,有时候简直是一门艺术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稍作解释 个人主页 比如,我们要实现Jigsaw的个人主页,页面有很多个部分组成:导航,提示信息,项目历史清单,用户Profile入口等等: 假设我们的第一个用户故事:显示提示信息Heading(如下图红框圈定部分所示)。 这个用户故事需要从后台读取数据,并展现在客户端。数据可以从后端数据库中读取,也可以从后台文件中读取,这个取决于后台数据存储的技术有没有选定。作为第一个用户故事,它可能还会关联一个技术卡:搭建前后端的基础代码,比如用create-react-app创建一个前端工程,用gradle创建一个后端工程之类。要不要独立成一个单独的卡可能取决于团队的能力结构。 作为一个有业务价值的用户故事,这个需求需要满足: 端到端实现(即,连通从页面到数据库) UI和Mockup基本一致 另一个好处是它要求开发者在做的过程中建立基本的反馈机制,比如TDD、结对编程/Code Review Session等细节,并体验Kick Off,Desk Check等实践在团队里是如何工作的等等。换句话说,就是尝试从一个简单、实际的需求入手,建立一个可以运作的反馈机制。一旦熟悉了如何做一个用户故事,那么进一步稍微复杂的用户故事(还记得吗?控制节奏)就会相对顺畅很多。毕竟一回生二回熟嘛。...

December 19, 2018 1 min